危險的 javascript: 偽協議
前一篇中有提到各種 XSS 情境以及執行程式碼的方式,講到了一種叫做 javascript: 偽協議的東西,我覺得這個就算放在現代前端的角度來看,也是開發者需要特別留意的一環。
因此,值得特別寫一篇來好好講講。
在開始之前,先來解答上一篇的腦力激盪。在 innerHTML
的注入點裡面,<script>
是不會被執行的,然而,可以搭配上 iframe 來使用。
iframe
的 srcdoc
屬性可以放入完整的 HTML,可以想成是建立一個全新的網頁,因此原本沒用的 <script>
標籤放在這邊就有用了,而且因為是屬性,所以內容可以先做編碼,意思是一樣的:
document.body.innerHTML = '<iframe srcdoc="<script>alert(1)</script>"></iframe>'
因此,就算注入點是 innerHTML
,也能使用 <iframe srcdoc>
外加 <script>
執行程式碼。
接下來就邁入這篇的主題:「javascript: 偽協議」。
什麼是 javascript: 偽協議?
偽協議的英文原名是 pseudo protocol,就是虛擬碼 pseudo code 的那個 pseudo。
比起 HTTP、HTTP 或是 FTP 這些「真協議」,偽協議的意思比較像是與網路無關的特殊協議,例如說 mailto:
或是 tel:
也都算是偽協議的一種。
而 javascript: 偽協議之所以特殊,就是因為可以利用它來執行 JavaScript 程式碼。
哪些地方可以使用 javascript: 偽協議?
第一個是前一篇中提過的 href:
<a href=javascript:alert(1)>Link</a>
只要使用者點了連結就會「XSS,啟動!」。
第二個是 <iframe>
的 src:
<iframe src=javascript:alert(1)></iframe>
這個跟 <a>
的範例不一樣,不需要使用者做任何操作就會觸發。
最後,<form>
的 action
其實也可以放入同樣的東西,<button>
的 formaction
也是,而這兩者都跟 <a>
一樣需要點一下才會觸發:
<form action=javascript:alert(1)>
<button>submit</button>
</form>
<form id=f2>
</form>
<button form=f2 formaction=javascript:alert(2)>submit</button>
為什麼它很危險?
因為它是很常被忽略的一塊,而且它的注入點在實際應用中也很常被使用到。
舉例來說,如果網站上有個功能可以讓使用者在發文時填入 YouTube 影片網址,並且在文章中自動嵌入,然後寫這個功能的人又沒有太多資安意識,就會寫成這樣:
<iframe src="<?= $youtube_url ?>" width="500" height="300"></iframe>
我只要把 javascript:alert(1)
當作是 YouTube 網址填入,就是一個 XSS 漏洞了。就算加上了網址內是否包含 youtube.com
的檢查,也可以用 javascript:alert(1);console.log('youtube.com')
繞過。
正確方式是檢查網址是否為 YouTube 影片的格式,並且要確保網址是以 https://
開頭。
如果你覺得上面的功能不太常見,那在 profile 頁面填入自己的 blog 或是 facebook 網址,並且在頁面上加個超連結,這功能就常見了吧!
這塊就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,我自己就曾在 Hahow 中發現這個漏洞:
後端的實作寫成程式碼的話會類似這樣:
<a href="<?php echo htmlspecialchars($data) ?>">link</a>`
儘管把 <>";
都做了編碼,沒辦法新增標籤,也沒辦法跳脫雙引號新增屬性,但攻擊者依舊可以插入 javascript:alert(1)
,因為這裡面完全沒有任何不合法的字元。
另外,現在的前端框架基本上都會自動幫你做好跳脫,沒有在 React 裡面使用 dangerouslySetInnerHTML
或是在 Vue 裡面使用 v-html
的話,基本上都是沒什麼問題的,但是 href
就不同了,理由同上,它的內容是沒問題的。
因此,如果你在 React 裡面這樣寫是會出事的:
import React from 'react';
export function App(props) {
// 假設底下的資料是來自於使用者
const href = 'javascript:alert(1)'
return (
<a href={href}>click me</a>
);
}
這就是一個 XSS 的漏洞,一點下去就可以執行程式碼。
不過 React 在 v16.9 的時候有針對這個行為新增警告,在文件裡面也有說明:Deprecating javascript: URLs,警告的內容是:
Warning: A future version of React will block javascript: URLs as a security precaution. Use event handlers instead if you can. If you need to generate unsafe HTML try using dangerouslySetInnerHTML instead.
在 React GitHub 的 issue 裡面也有更多的討論:
- React@16.9 block javascript:void(0); #16592
- False-positive security precaution warning (javascript: URLs) #16382
而 Vue 的話則是可以這樣寫: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ref } from 'vue'
const link = ref('javascript:alert(1)')
</script>
<template>
<a :href="link">click me</a>
</template>
一樣可以成功執行 JavaScript,而這個攻擊方式在 Vue 的文件裡面有提到,叫做 URL Injection,推薦使用者在後端就應該要把 URL 做驗證以及處理,而不是等到前端才來處理。
如果要在前端處理的話,有提到可以用 sanitize-url 這一套 library。
頁面跳轉也有風險
有許多網站都會實作一個「登入後重新導向」的功能,把使用者導到登入前原本想造訪的頁面,像這樣:
const searchParams = new URLSearchParams(location.search)
window.location = searchParams.get('redirect')
那請問這樣的程式碼有什麼問題?
問題就是,window.location
的值也可以是 javascript: 偽協議!
window.location = 'javascript:alert(document.domain)'
執行上面這一段程式碼之後,就會看到一個熟悉的 alert 視窗出現。這個模式是前端工程師們比較需要注意的,如同我前面講過的,重新導向本來就是一個很常見的功能,在實作的時候絕對要注意這個問題,避免寫出有問題的程式碼。
像我之前就在另一個叫做 Matters News 的網站發現過這個漏洞,
這是他們的登入頁面:
在點下登入之後,會呼叫一個叫做 redirectToTarget
的 function,而這個函式的程式碼是這樣:
/**
* Redirect to "?target=" or fallback URL with page reload.
*
* (works on CSR)
*/
export const redirectToTarget = ({
fallback = 'current',
}: {
fallback?: 'homepage' | 'current'
} = {}) => {
const fallbackTarget =
fallback === 'homepage'
? `/` // FIXME: to purge cache
: window.location.href
const target = getTarget() || fallbackTarget
window.location.href = decodeURIComponent(target)
}
在拿到 target 之後直接使用了:window.location.href = decodeURIComponent(target)
來做重新導向。而 getTarget
其實就是去 query string 把 target 的值拿出來。所以如果登入的網址是:https://matters.news/login?target=javascript:alert(1)
,在使用者按下登入並且成功之後,就會跳出一個 alert,觸發 XSS!
不僅如此,這個 XSS 一旦被觸發了,影響力非同小可,因為這是登入頁面,所以在這個頁面上執行的 XSS,可以直接抓取 input 的值,也就是偷到使用者的帳號密碼。如果要執行實際的攻擊,可以針對網站的使用者寄發釣魚信,在信中放入這個惡意連結讓使用者點擊,由於網址是正常的網址,點擊之後到的頁面也是真的網站的頁面,因此可信程度應該滿高的。
在使用者輸入帳號密碼並且登入之後,用 XSS 把帳號密碼偷走並把使用者導回首頁,就可以不留痕跡地偷走使用者帳號,達成帳號奪取。
總之呢,我認為大家對 XSS 的基本概念都很熟悉了,但是對於這個 javascript: 偽協議的攻擊面可能還沒這麼熟,所以特別提出來講,以後碰到這些屬性時就可以多留意一下,做好該做的防禦。
防禦方式
首先,如果有像是上面講的 sanitize-url 這種 library 的話是再好不過了,雖然是不是百分之百沒風險,但至少比較多人用,比較身經百戰,有些問題跟繞過方式可能都已經修掉了。
你想自己處理嗎?不是不行,但我們來看自己處理通常會發生什麼事。
既然攻擊的字串為 javascript:alert(1)
,可能有些人想說那我就判斷開頭是不是 javascript:
就好,或是把字串中的 javascript
全部移除。
但這樣是行不通的,因為這是 href 屬性的內容,而 HTML 裡面的屬性內容是可以經過編碼的,也就是說,我可以這樣做:
<a href="javascript:alert(1)">click me</a>
裡面完全沒有我們想過濾的內容,也不是以 javascript:
開頭,所以可以繞過限制。
比較好的判斷方式是只允許 http://
跟 https://
開頭的字串,基本上就不會有事。而有些更嚴謹的會利用 JavaScript 去解析 URL,像這樣:
console.log(new URL('javascript:alert(1)'))
/*
{
// ...
href: "javascript:alert(1)",
origin: "null",
pathname: "alert(1)",
protocol: "javascript:",
}
*/
就能根據 protocol 判斷是否為合法的協議,來阻擋名單之外的內容。
而有個常見的錯誤判斷方式一樣會利用 URL 來解析,但卻是看 hostname 或是 origin 等等:
console.log(new URL('javascript:alert(1)'))
/*
{
// ...
hostname: "",
host: "",
origin: null
}
*/
當 hostname
或是 host
為空的時候,就代表是不合法的網址。這樣的方式雖然乍看之下沒問題,但我們可以利用 //
在 JavaScript 中是註解的特性,搭配換行字元來做出一個看起來像網址,但其實是 javascript: 偽協議的字串:
console.log(new URL('javascript://huli.tw/%0aalert(1)'))
/*
{
// ...
hostname: "",
host: "",
origin: null
}
*/
雖然看起來很像網址,但是在 Chrome 上面沒有問題,不會誤判,可是 Safari 就不同了,同樣的程式碼在 Safari 16.3 上面執行,輸出結果是:
console.log(new URL('javascript://huli.tw/%0aalert(1)'))
/*
{
// ...
hostname: "huli.tw",
host: "huli.tw",
origin: "null"
}
*/
在 Safari 上面,就可以成功解析出 hostname 以及 host。順帶一提,我是從 Masato 的推文學到這一招的。
如果真的很想用 RegExp 來判斷是不是 javascript: 偽協議的話,可以參考 React 的實作(很多 library 都用了一樣的 RegExp):
// A javascript: URL can contain leading C0 control or \u0020 SPACE,
// and any newline or tab are filtered out as if they're not part of the URL.
// https://url.spec.whatwg.org/#url-parsing
// Tab or newline are defined as \r\n\t:
// https://infra.spec.whatwg.org/#ascii-tab-or-newline
// A C0 control is a code point in the range \u0000 NULL to \u001F
// INFORMATION SEPARATOR ONE, inclusive:
// https://infra.spec.whatwg.org/#c0-control-or-space
/* eslint-disable max-len */
const isJavaScriptProtocol = /^[\u0000-\u001F ]*j[\r\n\t]*a[\r\n\t]*v[\r\n\t]*a[\r\n\t]*s[\r\n\t]*c[\r\n\t]*r[\r\n\t]*i[\r\n\t]*p[\r\n\t]*t[\r\n\t]*\:/i;
從這個正規表達式中也可以看出 javascript: 的自由性,在開頭之前可以加上一些字元,甚至在每個字串中間也可以加上無限數量的換行跟 tab,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要自己做判斷的話是很難的,因為一定要先看過 spec 才能整理出這些行為。
除了剛剛提到的這些,其實只要加個 target="_blank"
就有大大的效果,因為很多瀏覽器已經處理好這個問題了。
在 Chrome 當你點了連結時,會新開一個網址為 about:blank#blocked
的分頁,在 Firefox 會新開一個沒有網址的分頁,在 Safari 則是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,在這三個桌面瀏覽器上都不會執行 JavaScript。
測試版本為 Chrome 115、Firefox 116 以及 Safari 16.3。
而在真實世界中,確實也是大多數的連結都有加上 target="_blank"
這個屬性。
不過如果使用者不是用左鍵點擊連結,而是用滑鼠的中鍵,這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,因此無論如何,都應該把 root cause 修掉,而不是依賴瀏覽器的保護。
更多細節可以參考:The curious case of XSS and the mouse middle button. 以及 Anchor Tag XSS Exploitation in Firefox with Target=”_blank”
實際案例
我們來看一個不久前(2023 年 6 月)在通訊軟體 Telegram 網頁版被發現的漏洞,就是跟 javascript: 偽協議有關,出處是 Slonser 的文章 История одной XSS в Telegram(文章是俄文的)。
在 Telegram Web A(Telegram 有不只一個網頁版)中,有一個 ensureProtocol
的函式,會負責確認一個 URL 有沒有 ://
,沒有的話就自動加上 http://
:
export function ensureProtocol(url?: string) {
if (!url) {
return undefined;
}
return url.includes('://') ? url : `http://${url}`;
}
要繞過這個檢查很簡單,只要 javascript:alert('://')
之類的就行了,就可以成功使用 javascript: 偽協議,但問題是除此之外,也會在伺服器解析這個 URL 到底是不是合法的網址,而剛剛的字串顯然不是。
而 URL 本來最前面就可以帶上帳號跟密碼(做 HTTP Authentication 的時候會用到),中間就是用 :
來分隔的,像是這樣:
https://username:password@www.example.com/
因此 Slonser 發現了可以用這個字串來繞過檢查:
javascript:alert@github.com/#://
最前面的 javascript
是帳號,alert
是密碼,而 hostname 是 github.com
,雖然說最前面沒有 http://
或是 https://
,但伺服器依然會認為是一個合法的網址。
最後搭配 URL 編碼,產生出一個密碼只有合法字元的網址:
javascript:alert%28%27Slonser%20was%20here%21%27%29%3B%2F%2F@github.com#;alert(10);://eow5kas78d0wlv0.m.pipedream.net%27
// after decoded
javascript:alert('Slonser was here!');//@github.com#;alert(10);://eow5kas78d0wlv0.m.pipedream.net'
上面的字串會被伺服器判定是一個連結,而在 client 也可以繞過 ://
的檢查,只要使用者點擊這個連結,就會觸發 XSS。
而後來 Telegram 修復的方式就是我前面講的,用 URL 檢查並且確保 protocol 不是 javascript:,Link: Fix protocol verification (#3417):
export function ensureProtocol(url?: string) {
if (!url) {
return undefined;
}
// HTTP was chosen by default as a fix for https://bugs.telegram.org/c/10712.
// It is also the default protocol in the official TDesktop client.
try {
const parsedUrl = new URL(url);
// eslint-disable-next-line no-script-url
if (parsedUrl.protocol === 'javascript:') {
return `http://${url}`;
}
return url;
} catch (err) {
return `http://${url}`;
}
}
小結
在這篇裡面我們看到了 javascript: 偽協議可怕的地方,它可以被放在 <a>
的 href
裡面,而這偏偏又是很常見的使用情況,再者,開發者也時常會忘記這邊可能會出事,或是根本不知道這件事,最後就導致了漏洞的發生。
儘管在大多數狀況底下,超連結都是新開分頁,因此最終不會執行 JavaScript 程式碼,但難保有些地方的行為不同(沒有加 target),或是瀏覽器比較舊以及用其他方式開啟分頁等等,對使用者來說就是一個風險。
另外,在做重新導向時也需要注意 javascript: 偽協議的問題,如果沒有特別防止的話,就是一個 XSS 漏洞。
身為開發者,還是需要時時刻刻留意這些問題,並且在程式碼中做適當的處理,就如同那句千古名言:
永遠不要相信來自使用者的輸入
最後留一個小問題給大家,底下的程式碼有什麼問題?不一定是 XSS,只要是有資安上的問題都算:
// 這是一個可以在 profile 頁面嵌入自己 YouTube 影片的功能
const url = 'value from user'
// 確保是 YouTube 影片網址的開頭
if (url.startsWith('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')) {
document.querySelector('iframe').src = url
}